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
产品搜索
产品名称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王壹飞
  • 电话:18925209261
  • 手机:18925209261
  • 邮箱:923597269@qq.com
  • 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1-8号101一二三层
公司动态

高浓度腐殖酸环境下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稳定性测试

发表时间:2025-08-07

高浓度腐殖酸环境下,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稳定性易受干扰 —— 腐殖酸的强吸附性、荧光淬灭特性及对酶活性的抑制作用,可能导致仪器检测信号漂移、扩增效率下降或结果重复性变差。以下从测试设计原则、关键测试指标、干扰机制与应对三方面,构建系统的稳定性测试方案:

一、测试设计原则

1. 腐殖酸浓度梯度与基质选择

浓度梯度设置:参考实际应用场景(如土壤、水体样本),设置高浓度梯度:0mg/L(空白对照)、50mg/L100mg/L200mg/L500mg/L(超高水平),覆盖可能的干扰范围。

基质模拟:采用两种基质验证通用性:

纯水溶液(仅含腐殖酸和PCR反应体系);

复杂基质(如添加1%土壤浸提物、0.5%粪便悬液),模拟实际样本中的共污染物(如重金属、蛋白质)。

2. 阳性对照与靶标选择

靶标基因:选择常用于环境检测的标准基因(如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、新冠N基因),片段长度100-200bp(避免长片段扩增受腐殖酸抑制更显著)。

阳性模板:使用质粒DNA或线性化片段,浓度设定为103-10? copies/μL(覆盖低、中、高初始浓度),确保能反映不同起始量下的稳定性。

3. 仪器与反应条件控制

仪器型号:明确测试的恒温荧光PCR仪型号(如荧光定量恒温扩增仪、LAMP检测仪等),记录其光学检测模块(激发/发射波长)、温控精度(±0.1℃)等参数。

反应体系:统一使用商业化恒温扩增试剂盒(含聚合酶、引物、探针、缓冲液),仅添加不同浓度腐殖酸,体积25μL50μL(验证体积对干扰的影响)。

恒温条件:根据试剂盒推荐温度(如63for LAMP37for RPA),持续监测40-60分钟。

二、关键稳定性测试指标

1. 光学检测稳定性

荧光信号漂移:

监测空白组(无模板、含腐殖酸)的荧光基线变化,计算30分钟内荧光强度的变异系数(CV):CV5%提示仪器光学模块受腐殖酸吸附干扰(腐殖酸在400-600nm有吸收,可能影响荧光采集)。

对比不同浓度组的荧光信号强度:高浓度腐殖酸(如500mg/L)可能导致荧光淬灭,使靶标扩增的荧光峰值较空白组下降>20%,则需评估仪器抗淬灭能力。

通道交叉干扰:

若使用多通道检测(如FAMVIC),测试腐殖酸是否导致通道间信号串扰 —— 在单通道添加腐殖酸,检测其他通道的荧光泄露值,泄露率应<3%

2. 温控系统稳定性

实际温度偏差:

采用内置温度传感器或独立热电偶,监测反应孔内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偏差(如设定63℃时,偏差应≤±0.5℃)。高浓度腐殖酸可能影响热传导效率(尤其在非均相体系中),需测试不同孔位(边缘vs中心)的温度一致性,差异应<0.3℃。

升温/恒温响应速度:

记录从室温升至目标温度的时间(应<5分钟),及恒温阶段的波动幅度(±0.2℃内为稳定)。腐殖酸可能增加反应液黏度,若升温时间延长>20%或波动幅度过大,提示温控系统受影响。

3. 检测结果重复性与准确性

批内重复性:同一浓度腐殖酸样本,重复检测8次,计算Ct值(或扩增时间)的CVCV应<3%;若高浓度组CV5%,说明仪器稳定性下降。

批间稳定性:连续3天检测同一批样本,比较批间Ct值差异,平均偏差应<0.5 个循环,否则提示仪器日间稳定性受干扰。

定量准确性:通过标准曲线斜率(理想范围-3.3±0.1)和R2值(>0.99)评估,高浓度腐殖酸若导致斜率偏离>0.3R2<0.95,说明定量能力受损。

三、干扰机制与应对措施(测试中的优化方向)

腐殖酸的吸附与淬灭

机制:腐殖酸分子中的芳香环结构吸附荧光探针(如FAM标记探针),或吸收激发光/发射光,导致信号减弱。

应对测试:在反应体系中添加BSA1-2mg/mL)或海藻糖(5%),验证是否缓解干扰(若荧光强度恢复>15%,说明添加剂有效)。

对酶活性的抑制

机制:腐殖酸通过静电作用结合DNA聚合酶,抑制其催化活性,导致扩增效率下降。

应对测试:增加酶用量(1.5-2 倍常规量),观察Ct值是否回调(若回调>1个循环,说明酶抑制是主要干扰)。

基质黏度对热传导的影响

机制:高浓度腐殖酸增加反应液黏度,降低热传导效率,影响温控精度。

应对测试:适当降低反应液体积(如从50μL减至25μL),或提高温控模块的加热功率(若仪器支持),验证温度稳定性是否改善。

四、测试报告与判定标准

合格标准:在测试浓度上限(如500mg/L)下,仪器需满足:

荧光信号CV5%,温控偏差≤±0.5℃;

批内CV5%,批间偏差<0.8个循环;

标准曲线 R2>0.98,无显著斜率偏离。

优化建议:若未达标,需记录关键干扰浓度(如200mg/L 时出现显著不稳定),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方向(如优化光学滤镜抗干扰能力、增强温控模块功率等)。

通过以上测试,可全面评估高浓度腐殖酸对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干扰程度,为仪器改进、样本前处理优化(如腐殖酸去除)提供数据支持,确保在复杂环境样本检测中的可靠性。

本文来源于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ttp://www.csy68.com/

联系方式
手机:18925209261
Q Q:
手机访问官网
友情链接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