增强恒温荧光PCR检测仪信号灵敏度可从优化仪器硬件、调整检测参数、改进反应体系及控制实验环境等方面入手,具体技术路径如下:
一、优化仪器硬件:
选用高灵敏度探测器:可采用硅光电倍增管(SiPMT),其具有单分子级灵敏度,能将微弱荧光信号放大为可检测电信号,也可选择光电倍增管(PMT)或冷CCD成像系统,它们均有较高的光电转换效率和信噪比,能有效捕捉微弱荧光信号。
优化光源系统:采用LED光源,通过筛选特定波长的芯片,实现对荧光基团的精准激发,减少对其他波长荧光的干扰,还可通过脉冲调制或光强调节,与光电探测器形成协同,减少背景荧光的影响,增强特异性荧光信号的信噪比。
稳定温控系统:确保反应区温度均一性和准确性,如使用加热片控温系统,将温度均一性控制在±0.15℃,准确性控制在±0.2℃,避免因温度波动影响扩增效率,保证荧光信号的稳定产生。
二、调整检测参数:
调整荧光检测增益值:在恒温荧光PCR检测仪软件中提高目标荧光通道的增益,增强信号强度,但需同时检测空白对照,避免增益过高导致背景噪音增加。
延长退火/延伸时间:针对低浓度模板,可将退火时间从30秒延长至45-60秒,延伸时间从30秒延长至60秒,增加模板与引物结合的概率,提高扩增效率,从而增强信号。
增加循环数:对于低浓度样本,可将常规的40个循环数增加至45-50个,但需设置阴性对照,排除非特异性扩增累积对结果的影响。
三、改进反应体系:
优化引物和探针:设计高度特异的引物,避免非特异性扩增。选择灵敏度高、分辨率好的荧光探针,如TaqMan MGB探针,荧光基团可选用量子点或Alexa Fluor等强荧光分子,淬灭基团用BHQ,同时将探针浓度优化至0.2-0.4μM。
优化试剂成分:选择高效、稳定的逆转录酶和DNA聚合酶,如SuperScriptⅡ、AMV和 Taq 酶等,并优化dNTPs和Mg2?的浓度,以获得良好的扩增效果,也可在逆转录反应中加入适量的甘油或DMSO等添加剂,提高逆转录效率。
控制实验环境:将样本制备区、反应体系配置区、扩增区分离,使用独立移液器和耗材,如带滤芯吸头,减少气溶胶、交叉污染等,也可在反应体系中加入 UDG 酶和 dUTP,扩增前37℃处理10分钟,降解含dUTP的污染产物,降低背景信号对检测灵敏度的影响。
本文来源于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ttp://www.csy68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