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
产品搜索
产品名称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王壹飞
  • 电话:18925209261
  • 手机:18925209261
  • 邮箱:923597269@qq.com
  • 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观澜街道新澜社区观光路1301-8号101一二三层
公司动态

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微型化与便携化设计

发表时间:2025-08-22

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微型化与便携化设计,旨在突破传统大型仪器对实验室环境、电力及操作空间的依赖,实现现场快速核酸检测(如基层医疗、食品安全、环境监测等场景)。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核心是在缩小体积的同时,保证温控精度、荧光检测灵敏度及操作便捷性,需从硬件集成、温控技术、光学系统及系统功耗等多维度进行创新设计。

一、核心模块的微型化集成

温控模块的小型化与精准性平衡

恒温 PCR 依赖稳定的温度环境(如 LAMP技术常用 65℃左右恒温),传统仪器的金属加热块体积大、热惯性高,难以满足便携需求。微型化设计可采用以下方案:

采用薄膜加热元件(如聚酰亚胺电热膜)作为发热源,其厚度仅数十微米,热响应速度快(升温速率可达 10/s 以上),且可通过光刻工艺制成与微型反应管(如 10-50μL 离心管)匹配的加热区域,减少无效加热面积。

结合微型温度传感器(如贴片式 PT1000 或热电偶)实现闭环控制,传感器与加热元件的距离控制在1mm以内,确保温度检测的实时性(误差可控制在±0.2℃);同时通过算法补偿环境温度波动(如采用 PID 自适应调节),避免外界温度对反应体系的影响。

光学检测系统的集成化设计

荧光检测需实现激发光聚焦、荧光收集及信号识别,传统光学系统的透镜组、滤光片及探测器体积较大,微型化需通过简化光路与选用微型元件实现:

采用发光二极管(LED)作为激发光源(如 470nm 蓝光 LED 对应 SYBR GreenⅠ 染料),配合微型光纤或微透镜阵列(直径 1-3mm)将光聚焦于反应液表面,替代传统的卤钨灯与复杂透镜组,体积可缩小至原来的 1/10

荧光信号收集采用微型光电探测器(如雪崩光电二极管 APD 或硅光电倍增管 SiPM),其尺寸仅数平方毫米,且具有高灵敏度(可检测单个光子水平);通过窄带滤光片(带宽 5-10nm)过滤激发光干扰,确保荧光信号的特异性。

将光源、滤光片、探测器集成在同一光学模块(如通过 3D 打印制成微型光学支架),缩短光路长度(控制在 5-10mm),减少光损耗,同时降低装配误差对检测精度的影响。

二、硬件结构的轻量化与便携性优化

整体结构的模块化设计

仪器需集成温控、光学、电路及电源模块,通过模块化布局减少空间占用:

采用层叠式结构,将加热模块与光学检测模块上下贴合(间距<5mm),反应管垂直放置于中间,既缩短光路,又减少水平方向的体积;电路模块(如主控芯片、信号处理电路)采用柔性电路板(FPC),可弯曲贴合于仪器外壳内侧,进一步节省空间。

选用轻质材料(如航空铝合金或ABS工程塑料)制作外壳,壁厚控制在1-2mm,整体重量可降至 1kg 以下(传统台式仪器通常5kg以上),同时通过密封设计提升抗摔性(满足1米跌落测试)。

电源与操作的便捷化适配

针对现场检测场景,电源设计需摆脱市电依赖:

采用可充电锂电池(如12V/5000mAh)供电,单次充电可支持50次以上检测(每次检测耗时30-60分钟),并配备Type-C快充接口,2小时内充满电;同时内置低功耗模式,待机时功耗降至1W以下。

简化操作界面,通过触控屏(2-3 英寸)或物理按键实现一键启动,检测数据直接存储于内置存储器(支持 1000 组以上数据),并可通过蓝牙或 Wi-Fi 传输至手机或电脑,避免复杂的数据分析步骤。

三、关键技术挑战与解决思路

微型化带来的散热难题

小型化仪器的散热空间有限,持续加热易导致内部温度过高(超过40℃),影响电子元件稳定性。解决思路包括:

在加热模块与外壳之间设置微型散热鳍片(厚度0.5mm,间距1mm),配合小型轴流风扇(直径20mm)强制散热,风扇仅在温度超过35℃时启动,平衡散热效率与功耗。

采用间歇式加热策略,通过算法控制加热元件在维持目标温度的前提下,每10秒停止加热 1 秒,减少热量累积。

微量反应体系的稳定性控制

微型反应管(如 10μL)的液量少,易受蒸发影响导致浓度变化。解决办法包括:

反应管加盖密封(如硅胶垫),并在管内加入矿物油覆盖反应液表面,阻止水分蒸发;

优化加热模块的温度均匀性,通过仿真软件(如 ANSYS)设计加热区域的温度分布,确保反应液各点温差<0.5℃,避免局部过热导致的液体对流。

恒温荧光PCR检测仪的微型化与便携化,需通过“元件微型化-结构模块化-功能集成化” 的设计路径,在温控精度、光学灵敏度与便携性之间找到平衡。其核心是利用微型加热元件、集成光学系统和轻量化结构实现体积与重量的缩减,同时通过锂电池供电与简化操作适配现场场景。未来进一步优化方向包括:采用更先进的微流控芯片替代传统反应管,实现样本前处理与检测的一体化;引入 AI 算法对荧光信号进行降噪处理,提升低浓度样本的检测灵敏度,推动便携式PCR技术在基层医疗、应急检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。

本文来源于深圳市芬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http://www.csy68.com/

联系方式
手机:18925209261
Q Q:
手机访问官网
友情链接: